189 8069 5689

微芯生物:“天真”科学家与迟到18年的“纳斯达克”

登陆科创板后,微芯生物迎来真正的历史转折点,公司也步入高成长期。

本文来自合作媒体:创业邦,作者:刘岩。猎云网经授权发布。

创新互联坚持“要么做到,要么别承诺”的工作理念,服务领域包括:做网站、网站建设、企业官网、英文网站、手机端网站、网站推广等服务,满足客户于互联网时代的英吉沙网站设计、移动媒体设计的需求,帮助企业找到有效的互联网解决方案。努力成为您成熟可靠的网络建设合作伙伴!

在2005 年,微芯生物的账面资金即将耗尽,因资本缺乏退出机制致使他们再融资未果,这家做创新药研发的公司游走在破产清算的边缘。面对资本的压力和残酷的现实,一位“天真” 科学家怎样应对?微芯生物何以能成为科创板“创新药第一股”?在科创板开板一周年之际,微芯生物的发展又如何?

为原创而生

把时间线拉回到2000年左右,深圳要成立中国“纳斯达克”创业板的呼声极其强烈。资本市场的利好消息无疑给中国的科学家们注入了强心剂。中国第一批海归科学家闻风而至,带着一腔热血和高科技归国创业,鲁先平是其中一员。

他于2001年3月21日创办微芯生物,致力于在中国做原创新药的研发,深耕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肿瘤、代谢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专注原创新分子实体药物研发,致力于为患者提供安全、优效、可承受的创新机制治疗药物。

当时的鲁先平只30 多岁,风华正茂的他处于黄金创业期。“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有着一年比一年好的巨大市场机遇,我们当时希望用自己的所学回报生我养我的土地,这是当初创业的动机。”鲁先平告诉创业邦。

以兴趣为驱动,鲁先平16岁考取四川大学生物化学专业,25岁赴美国加州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员,30岁首次创业成功并将研发项目卖给知名药企。在美国有成功创业经验的他,对研发经费的投入早有估算。

“选择走这条路就知道不容易,因为不管你有钱没钱,亏损这条路必须得走10年,这是客观规律。”因高失败率、高风险、高投入,企业起码要亏损10年,投入10亿美元研发费用,才有可能把一款新药推向市场。

在美国,掌握核心技术的研发企业前期主要靠天使、VC、PE 等不同阶段的资本接力,一旦原创新药进入II期临床,就可以在纳斯达克上市募集资金,从而持续推进临床研究和产品上市。一般情况下,一家新药进入II 期临床的公司市值可达 10 亿美元,成为独角兽。

再看中国,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背靠亚洲的金融市场香港,资本市场也越来越活跃。按照2005年之前的传说,创业板分配的001号代码就是生物科技领域。在创业板即将推出的利好消息刺激下,微芯生物成了资本的宠儿,其首轮融资如预期一样顺利,他们很快完成 5000万人民币的融资。

在20 年前,这创下了当时中国医药行业单笔融资的纪录。根据公开资料,微芯生物早期投资方包括北京博奥、祥峰投资、北京科技风投和泰达科投等。按照研发进展和鲁先平的规划,再找风险投资融资一到两轮,研发产品进入临床 II 期,微芯生物便能登陆创业板在二级市场融资。

可以说,微芯生物和当时同批次的其他生物科技公司一样,希望借助中国的“纳斯达克”实现研发原创新药的梦想。

科学家的情怀

当 5000 万元融资耗尽,微芯生物迟迟看不到盈利,资本方开始动摇,甚至有些投资机构开始对新药研发的周期产生怀疑。

更糟糕的是,在鲁先平寻求第二轮融资时,资本市场风向逆转,创业板突然宣布流产。这意味着鲁先平规划的上市通道被彻底堵死。没有机构愿意投资一家没有退出通道的生物科技企业。

再看 2004 年设立的中小板,对于尚处于研发阶段的微芯生物来说,过高的盈利门槛将其挡在门外。同时,又因微芯生物股东含有国资背景,导致他们不可能选择到美国上市。很久以来,他们若想寻求在中国上市,必须填平未弥补亏损,而这对一家持续高投入研发的初创公司来讲简直是天方夜谭。

创业四年后,公司游走在破产清算的边缘。鲁先平要么选择破产清算,要么放弃情怀,做现金流好的CRO。“我放弃美国的生活,离开家人,回中国创业不是为了做 CRO,这不是我的理想和初衷。”鲁先平坚持做原创药,属于当时的少数派。

当时中国的生态环境根本不支持做原创药的开发,同期多数科学家创办的生物科技公司,要么彻底失败,要么快速改行做备受资本追捧的CRO外包服务。“中国生物医药的市场增长非常快,但95% 都在做仿制药,剩下的5% 也都不全是真正的原创新药,真正的创新药大概只有0.1%。”德同资本总裁田立新在此前接受创业邦采访时道出当时在中国坚持做原创新药的公司确实如凤毛麟角。

但随着公司资金缺口越来越大,鲁先平在梦想与残酷的现实面前不得不做出妥协。“当时是一名天真的科学家。”回忆那段经历时,鲁先平自嘲对中国“纳斯达克”创业板即将开通的信息过度乐观。

此时,鲁先平开始开源节流。他首先砍掉公司高管60%薪资,同时将“西达本胺”(微芯生物第一款上市新药)国际专利独家授权给了美国沪亚科技,后者负责“西达本胺”在美国的临床试验。这笔授权资金让微芯生物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把技术专利授权给别人使用,进行全球开发,这在今天甚至未来来讲,它一定是行业中的高标准。” 鲁先平为微芯生物的高科技感到自豪。

商业模式调整之后,微芯生物突然由一家每年亏损几百万元的企业,变成盈利的企业,且连续三年实现盈利。

一家创业公司具备自身造血能力,让外界看到微芯生物核心技术的价值和产品研发能力。终于在 2007 年底,微芯生物迎来第二轮投资方。“他们多数属于深圳本土最早一批参与资本市场的投资人,多数投资方是个人天使或很小的基金。” 2008 年,微芯生物登上了“德勤中国高科技、高成长50强”榜单,并列第24位。

当年,微芯生物被开始尝试在中国做CVC(企业风险投资)的礼来制药(现为礼来亚洲基金)发现。当时,这只基金还是美国礼来制药的风险投资部门,2011 年成为独立的投资管理公司,专注生命科学和医疗健康风险投资。这家 CVC 极其认可微芯生物的科学发现能力,以及财务管理的有效性。

“用这么少的钱,做那么多事”,这是礼来亚洲基金愿意注资微芯生物的重要原因。

终于,微芯生物在2009年迎来创业板的开市。从1999年证监会第一次明确提出“可以考虑在沪深证券交易所内设立科技企业板块”开始,鲁先平等了整整 10 年时间。但遗憾的是,长期亏损的微芯生物依然不能满足创业板的上市条件。

好在2012年之后,微芯生物有临床产品递交上市许可申请,这让他们再次成为风险投资机构的宠儿。随后,他们先后迎来富坤投资、上海建信资本、德同资本、倚锋创投、合江投资、招商国际、招银国际等一批投资机构,其中还有来自深圳本土的投资机构同创伟业和深创投。

可见,深处窘境中的这次妥协,让鲁先平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全新道路,让他完成了由科学家到企业家的蜕变。

创新药第一股

尽管得到大量风险投资机构的注资,但对一家长期持续投入大量研发经费的企业来说依然受到掣肘。“我们的手脚一直是被束缚的,未登陆科创板之前,会控制研发投入。”鲁先平告诉创业邦。

鲁先平回忆,早在2014年,上海证券交易所重点研究设立战略新兴板,考虑与创业板错位发展。当时,上海的战略新兴板淡化盈利要求,主要关注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到了2015年,上交所开始跟微芯生物沟通。“当时,上交所意识到要求未弥补亏损甚至必须盈利企业才能上市,这对中国真正的科技型企业是的障碍。

因为这些企业需要时间和技术的沉淀,产品最终才能出来,它一定不是一蹴而就。如果谁说三到五年能建立一个能盈利的原创研发企业,那一定是天方夜谭。”这是鲁先平对盈利指标的观点。“虽然那时微芯生物已经连续盈利4年,但是公司的未弥补亏损仍然为负。”鲁先平告诉创业邦。

终于,2018年证券市场进行创新试点改革,正式确定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首次允许未弥补亏损企业上市,微芯生物成为医药界的试点。2019 年年初,《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指出,科创板根据板块定位和科创企业特点,设置多元包容的上市条件,允许符合科创板定位、尚未盈利或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的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允许符合相关要求的特殊股权结构企业和红筹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与中小板、创业板和新三板相比,科创板有着不同的定位战略,所承担的发展使命不同。作为科创板“创新药第一股”,微芯生物于2019年8月12日首次在A股公开发行,其市盈率超过400倍,居28家科创企业之首。

“我们的社会和体制应该支持科技含量高的企业,我们也需要一种创新改革的勇气。科创板真正做到了允许由于大量研发投入引起未弥补亏损的企业上市。我们称科创板为中国真正的‘纳斯达克’,我觉得这一步走得非常好。”鲁先平给予科创板极高评价。“我们之前的手脚是被束缚住的,直到科创板的推出,我们才真正插上腾飞的翅膀。”可以说,创业18年后,鲁先平终于迎来理想中的“纳斯达克”。

核心技术驱动的高成长

登陆科创板后,微芯生物迎来真正的历史转折点,公司也步入高成长期。根据微芯生物2019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1.74亿元,同比增长17.68%。2019年全年研发投入为7823.9万元,占公司总营收的45.02%。2020 年一季度,公司营收和净利润 实现双增长,增幅分别为 28.83%、251.14%。公司研发费用也达到 1154.66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5.98%。

据鲁先平介绍,即使在全球范围内,也很难找出一家创业公司研发的前三款创新药都能获得成功的例子。这正佐证了微芯生物的核心技术优势。

提到微芯生物核心技术优势时,有段小插曲。此前,有不少朋友乃至投资方,不止一次建议微芯生物更名。理由是“微芯”两字让人误以为这是一家搞计算机芯片的公司。鲁先平解释说,“微芯” 是指“微阵列基因芯片”,是将微阵列基因芯片技术用于药物筛选,通过构建“基于化学基因组学的集成式药物发现与早期评价平台”作为原创新药研究的早期预测手段,可以有效降低原创新药开发风险,提高成功率,使公司具备持续产出创新药产品的能力。

“简单来讲,我们在 20 年前已经在通过核心技术,降低科学风险,增加对科学风险的控制能力。因此,基于核心技术设计了公司名字,一路坚持核心技术,使得我们这种小公司可以利用有限的资金生存下来。”微芯生物的这项技术确实极其超前。

登陆科创板之后,微芯生物不断增强研发和制造能力。鲁先平介绍,成都生产基地的二期工程已经建设完毕,预计今年投入使用。同时,公司位于深圳和成都两地的早期研发中心将覆盖五个疾病领域,不断丰富在研产品线,成为支撑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

此外,微芯生物的商业化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公司继肿瘤产品事业部之后新成立代谢疾病产品事业部,专门负责代谢性疾病产品的销售、市场、医学和商业等关系,实现了制造能力和商业化能力的良好衔接。

在谈及新冠病毒话题时,鲁先平特别提到:“疫情给全世界所有人上了一堂课,一场新冠病毒疫情可能让全世界经济停摆。”他呼吁,国家应该像重视半导体行业一样重视医药行业,给予医药行业足够的重视和支持。

“原创新药对国家安全来讲,一定富有战略意义。生命安全和生物安全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也是国之重器。医疗行业的贡献不仅仅在于GDP,它不仅能治疗患者,而且关系国计民生, 更关系社会各个领域能否健康地创造生产力,如果社会因疾病而停摆,社会生产力就会变成零。”未来,微芯生物将有多个管线的原创产品上市,且都在专利保护期之内,公司能保持持续的高成长、高营收。

“但实事求是讲,由于公司正好迈入高成长期,如果研发投入超级大,我们在短期不能满足高净利润的要求,微芯生物应该更多地布局未来。”鲁先平的眼光放得更长远。在鲁先平看来,如何保证医药行业的原创能力,获得更多不仅仅关注 PE 倍数的长期机构投资者的关注,这个话题值探讨。

“科创板非常独特,对中国经济的未来转型至关重要。在对企业估值时,应该更加重视企业的前沿技术,希望很多理念不能仅仅停留在朋友圈,也需要有制度的设计和落实,以支撑中国诞生更多伟大的公司。”鲁先平说。


网页题目:微芯生物:“天真”科学家与迟到18年的“纳斯达克”
网站URL:http://cdxtjz.cn/article/cgieeo.html

其他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