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 8069 5689

“余佳文现象”背后的营销启示

文/李东楼(微信号:lidonglou)

创新互联建站服务项目包括红古网站建设、红古网站制作、红古网页制作以及红古网络营销策划等。多年来,我们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利用自身积累的技术优势、行业经验、深度合作伙伴关系等,向广大中小型企业、政府机构等提供互联网行业的解决方案,红古网站推广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目前,我们服务的客户以成都为中心已经辐射到红古省份的部分城市,未来相信会继续扩大服务区域并继续获得客户的支持与信任!

在最近一些天里,我几乎每天都能接受到关于余佳文的信息,即使天津塘沽大爆炸那么大的事情也没能掩盖科技媒体圈对于余佳文的讨论。原本我一直希望自己对此能够保持冷眼旁观,别成了余佳文的垫脚石,然而,今天还是没能忍住,还是想说上两句。

最近都在批判90后创业者余佳文,络绎不绝,前后各类分析解读文章估计要超过几百篇,各大媒体更是连篇累牍的报道。而在去年,好像这个情景似乎也出现过一次,当时余佳文也是凭借一段“狂妄的”演讲视频走红网络,引起众多争议,而这一次几乎是如法炮制,却再次如他所愿。这不能不让我们深思,为什么我们这些看起来很聪明的人,能够被一个90后的年轻人戏耍两次呢?

1、最好的事件营销是上社会新闻

首先,尽管很多时候,他被冠以“厚颜无耻”,“不讲诚信”等等。但如果抛开道德层面的考虑,余佳文对于自己的营销不可谓不成功。很多创业者渴望着上一次头条却始终未能如愿,没想到一个90后创业者却能天天上头条。跟其他创业者不同的是,余佳文身上有很多的鲜明的标签,诸如90后、霸道总裁、创业者等等,这些标签是有很强的社会属性,而且这些标签又是目前网民最为关注的热点话题。实际上,余佳文之所以能够得到如此密集的曝光,更多的已经不是作为一个个体的出现,而更是代表了一种社会现象,人们对他的批判或报道,也不再是针对一个人,而是针对90后群体或浮夸创业者这种社会现象。

这就意味着,关于余佳文的讨论将更加宽泛,而不必拘泥于行业,而且传播力非常强。事实上,我跟很多创业者在交流如何引爆企业的关注时也常常会建议,如果想赢得更多的关注度,就不要老盯着行业圈,只在行业媒体的报道,如果能够上一次社会新闻,可能能够引起更为广泛的关注。至于是不是必须像余佳文这般“厚颜无耻”或者“不讲诚信”,就看企业的智慧和个人的底线了。

2、电视媒体依然是强势的曝光平台

其次,我们看到余佳文两次走红的路径几乎是一致的,引爆他的都是央视,而且还是同一档节目。这说明了什么呢?这说明电视媒体依然是目前国内最为强势的曝光平台,并没有因为社交媒体的普及和视频网站的崛起而削减,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湖南卫视、浙江卫视、东方卫视、江苏卫视等电视台还借助新媒体的传播力量变得愈加强大,一些节目的收视率甚至超过强大无比的央视。

这些年,我们一直都在说现在是新媒体时代,或者自媒体时代,但是目前来看,纸媒的影响力衰减的比较明显,但是电视媒体却借助社交化媒体和网络视频平台的传播渠道,影响力反而有增无减。视频网站在国内诞生了有差不多十个年头,但是并没有革掉电视台的命,反而最近各各大视台的一系列的真人秀节目全面占领了各大视频网站的热播榜。所以,如果有创业者想要为项目争取到更多的关注度,那么可以想办法混到某个电视台真人秀节目去客串个嘉宾,其实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社交化媒体是最重要的推动力量

还有,如果不是现在社交化媒体如此流行,可能关于余佳文的讨论的热度会很快衰减下来。因为现在的社交化媒体能够承载丰富的信息,而且在传播的过程中,还有活跃分子主动参与增加故事情节和帮助丰满人物,这就可以使得一个事件的传播能够得以更加全面立体。最关键的是微信群、qq群等在社交人群当中非常普及,使得群体更容易聚集,展开讨论,对于余佳文的关注也很容易由一两个活跃分子带动成为群体性关注,继而发掘出新的话题点。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新型的社交化媒体平台正在成长并在其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比如知乎,在这个经过几年的内容运营和沉淀之后,正在成长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化媒体平台。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无论是之前马佳佳,还是游侠汽车,以及余佳文,每次一些热点事件或人物出现,知乎上总有一些“知道分子”进行扒皮和解读,而很多自媒体人的文章也经常会引用知乎里的答案,更有甚者,直接将知乎的精华答案据为己有,然后拿到一些新媒体平台上进行传播。

所以,知道了这三点之后,我们就能摸清楚余佳文事件传播的脉络,第一就是结合社会热点,给自己贴标签;第二就是借助大平台获取曝光,第三则是通过社会化媒体渠道进行散播。而这些都是可以借鉴的营销方法和精髓。不过,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余佳文就够了。余佳文这个套路也只能用一次,所以其他创业者就不要随意模仿了,除了无法复制外,还有就是比较败人品。

延伸阅读: 吐槽余佳文:90后的同理心 70后、80后为何看不懂余佳文、张天一?

分享标题:“余佳文现象”背后的营销启示
转载源于:http://cdxtjz.cn/article/cjdppe.html

其他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