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 8069 5689

linux网络检查命令,检查网络的命令

linux查看网络流量命令

方法一、nload工具

为东洲等地区用户提供了全套网页设计制作服务,及东洲网站建设行业解决方案。主营业务为做网站、网站设计、东洲网站设计,以传统方式定制建设网站,并提供域名空间备案等一条龙服务,秉承以专业、用心的态度为用户提供真诚的服务。我们深信只要达到每一位用户的要求,就会得到认可,从而选择与我们长期合作。这样,我们也可以走得更远!

查看参数帮助命令:

nload –help

-a :这个好像是全部数据的刷新时间周期,单位是秒,默认是300.

-i :进入网卡的流量图的显示比例最大值设置,默认10240 kBit/s.

-m :不显示流量图,只显示统计数据。

-o :出去网卡的流量图的显示比例最大值设置,默认10240 kBit/s.

-t :显示数据的刷新时间间隔,单位是毫秒,默认500。

-u :设置右边Curr、Avg、Min、Max的数据单位,默认是自动变的.注意大小写单位不同!

h|b|k|m|g h: auto, b: Bit/s, k: kBit/s, m: MBit/s etc.

H|B|K|M|G H: auto, B: Byte/s, K: kByte/s, M: MByte/s etc.

-U:设置右边Ttl的数据单位,默认是自动变的.注意大小写单位不同(与-u相同)!

Devices:自定义监控的网卡,默认是全部监控的,使用左右键切换。

如只监控eth0命令: nload eth0

方法二、iftop工具

1、iftop界面相关说明

界面上面显示的是类似刻度尺的刻度范围,为显示流量图形的长条作标尺用的。

中间的= =这两个左右箭头,表示的是流量的方向。

TX: 发送流量

RX: 接收流量

TOTAL:总流量

Cumm: 运行iftop到目前时间的总流量

peak: 流量峰值

rates: 分别表示过去 2s 10s 40s 的平均流量

2、iftop相关参数

常用的参数 《Linux就该这么学》

-i 设定监测的网卡,如:# iftop -i eth1

-B 以bytes为单位显示流量(默认是bits),如:# iftop -B

-n 使host信息默认直接都显示IP,如:# iftop -n

-N 使端口信息默认直接都显示端口号,如: # iftop -N

-F 显示特定网段的进出流量,如# iftop -F 10.10.1.0/24或# iftop -F 10.10.1.0/255.255.255.0

-h(display this message),帮助,显示参数信息

-p 使用这个参数后,中间的列表显示的本地主机信息,出现了本机以外的IP信息;

-b 使流量图形条默认就显示;

-f 这个暂时还不太会用,过滤计算包用的;

-P 使host信息及端口信息默认就都显示;

-m设置界面最上边的刻度的最大值,刻度分五个大段显示,例:# iftop -m 100M

进入iftop画面后的一些操作命令(注意大小写)

按h切换是否显示帮助;

按n切换显示本机的IP或主机名;

按s切换是否显示本机的host信息;

按d切换是否显示远端目标主机的host信息;

按t切换显示格式为2行/1行/只显示发送流量/只显示接收流量;

按N切换显示端口号或端口服务名称;

按S切换是否显示本机的端口信息;

按D切换是否显示远端目标主机的端口信息;

按p切换是否显示端口信息;

按P切换暂停/继续显示;

按b切换是否显示平均流量图形条;

按B切换计算2秒或10秒或40秒内的平均流量;

按T切换是否显示每个连接的总流量;

按l打开屏幕过滤功能,输入要过滤的字符,比如ip,按回车后,屏幕就只显示这个IP相关的流量信息;

按L切换显示画面上边的刻度;刻度不同,流量图形条会有变化;

按j或按k可以向上或向下滚动屏幕显示的连接记录;

按1或2或3可以根据右侧显示的三列流量数据进行排序;

按根据左边的本机名或IP排序;

按根据远端目标主机的主机名或IP排序;

按o切换是否固定只显示当前的连接;

按f可以编辑过滤代码,这是翻译过来的说法,我还没用过这个!

按!可以使用Shell命令,这个没用过!没搞明白啥命令在这好用呢!

按q退出监控。

方法三、 ifstat

参数:

-a 监测能检测到的所有网络接口的状态信息

-z 隐藏流量是无的接口,例如那些接口虽然启动了但是未用的

-i 指定要监测的接口,后面跟网络接口名

时间:

-T 报告所有监测接口的全部带宽

-w 用指定的列宽,而不是为了适应接口名称的长度而去自动放大列宽

-W 如果内容比终端窗口的宽度还要宽就自动换行

-b 用kbits/s显示带宽而不是kbytes/s

Linux网络异常排查思路与方法

处理问题时必定不能盲狙,将所有解决办法都试上一遍。这生产环境中,解决出现的问题是最优先的事情,当然前提是这问题会影响用户的使用或即将影响到的。

处理每个问题必然可按具体问题进行分类,根据每一类按对应的解决思路来执行。

但像处理一个网络问题的时候,上至系统防火墙的配置、下至硬件故障。如果处理一个问题都按固定流程来进行的话,那必然效率将非常低下。下为处理网络故障的一般流程。

1、网络硬件问题检查。                     (机率较低)

2、检查网卡能否正常工作。            (较高、主要表现为人为配置错误)

3、检查局域网之间联机是否正常。(非常高)

4、检查DNS是否设定正确。            (较低)

5、服务是否正常打开。                     (低)

6、检查访问权限是否打开。            (较高)

假如从1至6是标准的处理网络问题的流程,这样的处理方式效率低下。处理问题可以有整体的流程,但是实际操作中可先对出现机率更高的步骤进行检查、或采取2分法缩小产生问题的范围,虽然上述较的两个方法不一定对所有问题都试用,但对于大多数的网络问题来说处理效率有者显著的提升。

个人总结的情况如下。

1、lsmod | grep ip            查看相关的网卡模块是否已加载

2、ifconfig -a                    能使用该命令查找到对应网卡配置信息,则说明网卡驱动程序正常

3、使用ping命令、依次ping自己、ping局域网主机、ping网关

ping自己异常,问题:服务异常、网卡配置未生效

ping局域网主机异常,问题:配置文件有误、网卡配置未生效、网线损坏

ping网关异常,问题:配置文件有误、网卡配置未生效

4、当前3步还不能正常上外网的话。所有route查看默认路由表。

处理方法:删除不必要的路由信息,并保证默认路由是从对应网关地址出去的。

5、临时停止iptables服务、SELinux服务、NetworkManager服务

6、如能上网但访问域名有异常时,那将需要检查/etc/hosts、/etc/resolv.conf两个配置

7、假如以上6步检查完毕之后,还发现不能上网。有如下可能。

7.1、主机MAC地址被路由器禁止上网

7.2、外网服务异常。如宽带账号欠费、光纤被挖断等物理攻击。

linux查看网络状态的指令

# ifdown 网卡设备名

# 禁用该网卡设备

# ifup 网卡设备名

# 启用该网卡设备

netstat:查看网络相关状态的

ifconfig:显示配置信息

ping:查看网络链接

如何用九条命令在一分钟内检查Linux服务器性能

一、uptime命令

这个命令可以快速查看机器的负载情况。在Linux系统中,这些数据表示等待CPU资源的进程和阻塞在不可中断IO进程(进程状态为D)的数量。这些数据可以让我们对系统资源使用有一个宏观的了解。

命令的输出分别表示1分钟、5分钟、15分钟的平均负载情况。通过这三个数据,可以了解服务器负载是在趋于紧张还是趋于缓解。如果1分钟平均负载很高,而15分钟平均负载很低,说明服务器正在命令高负载情况,需要进一步排查CPU资源都消耗在了哪里。反之,如果15分钟平均负载很高,1分钟平均负载较低,则有可能是CPU资源紧张时刻已经过去。

上面例子中的输出,可以看见最近1分钟的平均负载非常高,且远高于最近15分钟负载,因此我们需要继续排查当前系统中有什么进程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可以通过下文将会介绍的vmstat、mpstat等命令进一步排查。

二、dmesg命令

该命令会输出系统日志的最后10行。示例中的输出,可以看见一次内核的oom kill和一次TCP丢包。这些日志可以帮助排查性能问题。千万不要忘了这一步。

三、vmstat命令

vmstat(8) 命令,每行会输出一些系统核心指标,这些指标可以让我们更详细的了解系统状态。后面跟的参数1,表示每秒输出一次统计信息,表头提示了每一列的含义,这几介绍一些和性能调优相关的列:

r:等待在CPU资源的进程数。这个数据比平均负载更加能够体现CPU负载情况,数据中不包含等待IO的进程。如果这个数值大于机器CPU核数,那么机器的CPU资源已经饱和。

free:系统可用内存数(以千字节为单位),如果剩余内存不足,也会导致系统性能问题。下文介绍到的free命令,可以更详细的了解系统内存的使用情况。

si,so:交换区写入和读取的数量。如果这个数据不为0,说明系统已经在使用交换区(swap),机器物理内存已经不足。

us, sy, id, wa, st:这些都代表了CPU时间的消耗,它们分别表示用户时间(user)、系统(内核)时间(sys)、空闲时间(idle)、IO等待时间(wait)和被偷走的时间(stolen,一般被其他虚拟机消耗)。

上述这些CPU时间,可以让我们很快了解CPU是否出于繁忙状态。一般情况下,如果用户时间和系统时间相加非常大,CPU出于忙于执行指令。如果IO等待时间很长,那么系统的瓶颈可能在磁盘IO。

示例命令的输出可以看见,大量CPU时间消耗在用户态,也就是用户应用程序消耗了CPU时间。这不一定是性能问题,需要结合r队列,一起分析。

四、mpstat命令

该命令可以显示每个CPU的占用情况,如果有一个CPU占用率特别高,那么有可能是一个单线程应用程序引起的。

五、pidstat命令

pidstat命令输出进程的CPU占用率,该命令会持续输出,并且不会覆盖之前的数据,可以方便观察系统动态。如上的输出,可以看见两个JAVA进程占用了将近1600%的CPU时间,既消耗了大约16个CPU核心的运算资源。

六、iostat命令

r/s, w/s, rkB/s, wkB/s:分别表示每秒读写次数和每秒读写数据量(千字节)。读写量过大,可能会引起性能问题。

await:IO操作的平均等待时间,单位是毫秒。这是应用程序在和磁盘交互时,需要消耗的时间,包括IO等待和实际操作的耗时。如果这个数值过大,可能是硬件设备遇到了瓶颈或者出现故障。

avgqu-sz:向设备发出的请求平均数量。如果这个数值大于1,可能是硬件设备已经饱和(部分前端硬件设备支持并行写入)。

%util:设备利用率。这个数值表示设备的繁忙程度,经验值是如果超过60,可能会影响IO性能(可以参照IO操作平均等待时间)。如果到达100%,说明硬件设备已经饱和。

如果显示的是逻辑设备的数据,那么设备利用率不代表后端实际的硬件设备已经饱和。值得注意的是,即使IO性能不理想,也不一定意味这应用程序性能会不好,可以利用诸如预读取、写缓存等策略提升应用性能。

七、free命令

free命令可以查看系统内存的使用情况,-m参数表示按照兆字节展示。最后两列分别表示用于IO缓存的内存数,和用于文件系统页缓存的内存数。需要注意的是,第二行-/+ buffers/cache,看上去缓存占用了大量内存空间。

这是Linux系统的内存使用策略,尽可能的利用内存,如果应用程序需要内存,这部分内存会立即被回收并分配给应用程序。因此,这部分内存一般也被当成是可用内存。

如果可用内存非常少,系统可能会动用交换区(如果配置了的话),这样会增加IO开销(可以在iostat命令中提现),降低系统性能。

八、sar命令

sar命令在这里可以查看网络设备的吞吐率。在排查性能问题时,可以通过网络设备的吞吐量,判断网络设备是否已经饱和。如示例输出中,eth0网卡设备,吞吐率大概在22 Mbytes/s,既176 Mbits/sec,没有达到1Gbit/sec的硬件上限。

sar命令在这里用于查看TCP连接状态,其中包括:

active/s:每秒本地发起的TCP连接数,既通过connect调用创建的TCP连接;

passive/s:每秒远程发起的TCP连接数,即通过accept调用创建的TCP连接;

retrans/s:每秒TCP重传数量;

TCP连接数可以用来判断性能问题是否由于建立了过多的连接,进一步可以判断是主动发起的连接,还是被动接受的连接。TCP重传可能是因为网络环境恶劣,或者服务器压

九、top命令

top命令包含了前面好几个命令的检查的内容。比如系统负载情况(uptime)、系统内存使用情况(free)、系统CPU使用情况(vmstat)等。因此通过这个命令,可以相对全面的查看系统负载的来源。同时,top命令支持排序,可以按照不同的列排序,方便查找出诸如内存占用最多的进程、CPU占用率最高的进程等。

但是,top命令相对于前面一些命令,输出是一个瞬间值,如果不持续盯着,可能会错过一些线索。这时可能需要暂停top命令刷新,来记录和比对数据。


标题名称:linux网络检查命令,检查网络的命令
文章路径:http://cdxtjz.cn/article/hsphdo.html

其他资讯